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寒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寒嗽,病名。

1.指感寒咳嗽。即冷嗽。《證治要訣》卷六:「感寒而嗽者,惡風無汗,或身體發熱,或鼻流清涕,宜杏子湯。」張杲《醫說》:「寒嗽,痰薄 ,宜服熱藥,……以理中湯加五味子治寒嗽。」孫志宏《簡明醫彀》主張用焚香透膈筒施治。方用鵝管石一兩,款冬花七錢,艾葉(搓軟)、雄黃各五錢。各研和勻,紙卷成筒,火合,合漏斗於口上。哈咽一口,淡薑湯咽下,加沸耳草佳。一說指冬月寒嗽。《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》:「冬月嗽而發寒熱,謂之寒嗽,小青龍加杏仁服之。」

2.指脾肺均受寒邪而致之咳嗽。《雜病源流犀燭.咳嗽哮喘源流》:「寒嗽,脾肺皆受寒邪也。其脈弦微,必兼面白口甘,水反侮土,寡於畏也,腹中大寒,痰白作泡。口甘涎沫者,胃寒不和,必以辛甘熱去之。宜紫蘇飲子、半夏溫肺湯。」

3.指久嗽患者於飲酒後,咳嗽減而痰涎青白的病證(見孫一奎《赤水玄珠》卷七)。參見咳嗽、冷嗽等條。

寒嗽,是指由於受寒而引起的咳嗽。寒嗽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咳嗽、痰白、怕冷、無汗等。寒嗽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溫肺散寒、化痰止咳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有杏仁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等。寒嗽患者在飲食上要注意避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的食物,以免加重病情。寒嗽患者還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