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寒濕痢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寒濕痢
寒濕痢,病名。寒濕引致之痢疾。《症因脈治》卷四:「寒濕痢之證,初起惡寒發冷,身痛頭疼,嘔吐不食,不作渴,痢下膿血,或下黑水,腹反不痛。」身痛發熱,脈浮緊者,宜辛溫解表,用敗毒散;嘔吐飽悶,脈長者,當和胃寬胸,用乾葛平胃散;小便不利,宜散表利濕,用五苓散。《時病論》:「夫寒濕之為痢也,腹綿綿而後墜,胸痞悶而不渴;不思谷食,小便清白或微黃,痢下色白,或如豆汁,脈緩近遲之象,宜用溫化濕邪法加木香治之。或可用駐車丸加減與治。」參見濕痢、寒痢、痢疾等條。
寒濕痢的症狀
寒濕痢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惡寒發冷:患者會出現惡寒發冷的症狀,這是由於寒邪入侵體內所致。
- 身痛頭疼:患者會出現身痛頭疼的症狀,這是由於寒濕阻滯經絡所致。
- 嘔吐不食:患者會出現嘔吐不食的症狀,這是由於寒濕阻滯脾胃所致。
- 不作渴:患者不會感到口渴,這是由於寒濕阻滯津液所致。
- 痢下膿血:患者會出現痢下膿血的症狀,這是由於寒濕蘊結腸道所致。
- 腹反不痛:患者的腹部雖然疼痛,但是疼痛感比較輕微,這是由於寒濕阻滯氣血所致。
寒濕痢的治療
寒濕痢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辛溫解表:患者如果出現惡寒發熱、身痛頭疼等症狀,可以使用辛溫解表的方法進行治療。常用的中藥有麻黃、桂枝、生薑、大棗等。
- 和胃寬胸:患者如果出現嘔吐飽悶、胸悶不舒等症狀,可以使用和胃寬胸的方法進行治療。常用的中藥有乾葛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等。
- 散表利濕:患者如果出現小便不利、大便溏泄等症狀,可以使用散表利濕的方法進行治療。常用的中藥有五苓散、白朮、茯苓、澤瀉等。
- 溫化濕邪:患者如果出現腹部疼痛、大便不成形等症狀,可以使用溫化濕邪的方法進行治療。常用的中藥有木香、厚朴、砂仁、陳皮等。
寒濕痢的預防
寒濕痢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注意保暖:寒濕痢主要是由於寒濕入侵體內所致,因此在寒冷潮濕的季節,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飲食清淡:飲食要清淡,避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。
- 適當運動:適當運動可以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
-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: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可以增強抵抗力。
寒濕痢的注意事項
寒濕痢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患者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患者要注意飲食,飲食要清淡,避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。
- 患者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患者要注意情緒,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。
- 患者要定期複查,遵醫囑服藥,以免病情加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