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寒熱錯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寒熱錯雜

寒熱錯雜,中醫名詞,是指寒證和熱證同時存在的一種病理狀態。寒熱錯雜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,常見的有上熱下寒、表寒里熱、表熱里寒等。

上熱下寒

上熱下寒是指上半身發熱,下半身發寒的一種病理狀態。常見於外感風寒、內傷脾胃虛寒等病症。

表寒里熱

表寒里熱是指表證表現為寒症,里證表現為熱症的一種病理狀態。常見於外感風寒、內傷脾胃虛熱等病症。

表熱里寒

表熱里寒是指表證表現為熱症,里證表現為寒症的一種病理狀態。常見於外感風熱、內傷脾胃虛寒等病症。

寒熱錯雜的治療

寒熱錯雜的治療,應根據寒熱的性質和寒熱錯雜的部位進行辨證施治。一般來說,可用辛溫解表、苦寒清熱、溫陽散寒、養陰清熱等方法治療。

寒熱錯雜的預防

寒熱錯雜的預防,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•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•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寒熱錯雜是中醫常見的一種病理狀態,臨床表現多種多樣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。

以下是《傷寒論》中烏梅丸證的記載:

  • 烏梅丸主治寒熱錯雜,腹痛,嘔吐,下利,手足厥冷,脈微細。
  • 烏梅丸方中烏梅、生薑、大棗、甘草、桂枝、白朮、乾薑、附子,具有溫中散寒、和胃止嘔、降逆止瀉的功效。
  • 烏梅丸適用於寒熱錯雜、腹痛、嘔吐、下利、手足厥冷的患者。

烏梅丸是治療寒熱錯雜的常用方劑,臨床療效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