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寒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寒氣,中醫名詞,七氣[1]之一。見《諸病源候論.七氣候》。指為寒氣所傷而產生的噁心嘔吐。參見七氣條。

寒氣,是指自然界中寒冷之氣。中醫認為,寒氣是六淫[2]之一,是外感六淫之一。寒氣侵襲人體,會導致人體陽氣[3]受損,出現一系列寒邪內侵的症狀,如惡寒[4]發熱頭痛身痛無汗、嘔吐、腹痛[5]腹瀉等。

寒氣的致病原因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外感寒邪:寒氣從外界侵入人體,導致人體陽氣受損,出現一系列寒邪內侵的症狀。
  2. 內生寒邪:由於飲食不節[6]勞倦過度、情志不遂等原因,導致人體陽氣不足陰寒內生,出現一系列寒邪內侵的症狀。
  3. 寒邪蘊結:由於寒邪長期侵襲人體,導致人體陽氣受損,寒邪在體內蘊結不散,出現一系列寒邪內侵的症狀。

寒氣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惡寒發熱:寒氣侵襲人體,會導致人體陽氣受損,出現惡寒、發熱的症狀。
  2. 頭痛身痛:寒氣侵襲人體,會導致人體陽氣受損,出現頭痛、身痛的症狀。
  3. 無汗:寒氣侵襲人體,會導致人體陽氣受損,出現無汗的症狀。
  4. 嘔吐腹痛腹瀉:寒氣侵襲人體,會導致人體陽氣受損,出現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的症狀。

寒氣的治療,主要以溫陽散寒為主。常用中藥有附子乾薑白朮桂枝生薑等。

寒氣的預防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生冷寒涼之物。
  3. 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寒氣是一種常見的外感病邪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受寒,以免引起寒氣侵襲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七氣 - 中文百科全書

  2. 中医基础/六淫 - 医学百科

  3. 阳气(中医理论)_百度百科

  4. 恶寒_百度百科

  5. 腹痛_百度百科

  6. 飲食不節是什麼意思?飲食不節的表現 - 康途健康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