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寒交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寒交暑,是中醫學上的一個名詞,指的是太陽寒氣交前歲少陽之暑氣。《素問.六元正紀大論》中提到:「凡此少陰司天之政,氣化運行先天,地氣肅,天氣明,寒交暑,熱加燥。」

寒交暑是一種特殊的氣候現象,它發生在冬至和夏至之間,也就是一年之中最寒冷和最炎熱的兩個節氣之間。在這個時期,太陽的直射點從南半球移到北半球,這會導致地球上氣溫的劇烈變化。寒交暑的出現,會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影響。

寒交暑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寒交暑會導致人體的陽氣不足,從而引起一系列的不適症狀,比如手腳冰涼、腰酸背痛、頭暈目眩、失眠多夢等。
  2. 寒交暑會加重人體的陰寒之氣,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疾病,比如感冒、發燒、咳嗽、腹瀉等。
  3. 寒交暑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力,從而使人更容易生病。

因此,在寒交暑期間,我們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,同時也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,以增強自身的抵抗力。

寒交暑是一種特殊的氣候現象,它會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影響。因此,我們要了解寒交暑的相關知識,做好防護措施,以免受到寒交暑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