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寒積五更泄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寒積五更泄瀉

寒積五更泄瀉是由於寒邪停留在腸胃,導致腸胃功能失調而引起的泄瀉。其主要症狀是每日清晨腹痛,繼而泄瀉,糞便稀薄,色淡白,脈多沉遲。治療上以溫中散寒為主,常用理中湯、附子理中湯、通白四逆湯等。若寒實結滯明顯者,可用煮黃丸下之。

病因病機

  • 寒邪外襲:寒邪侵襲人體,最易傷及脾胃。脾胃主運化水谷,若受寒邪侵襲,則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水谷運化不暢,從而出現泄瀉。
  • 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寒涼之物,會損傷脾胃陽氣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從而出現泄瀉。
  • 勞倦過度:勞倦過度,會耗傷脾胃之氣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從而出現泄瀉。
  • 素體陽虛:素體陽虛,則脾胃陽氣不足,運化水谷無力,從而出現泄瀉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每日清晨腹痛,繼而泄瀉:寒積五更泄瀉最典型的症狀是每日清晨腹痛,繼而泄瀉。腹痛多為隱痛,可伴有腹脹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
  • 糞便稀薄,色淡白:寒積五更泄瀉的糞便多為稀薄,色淡白,有時可帶有粘液。
  • 脈多沉遲:寒積五更泄瀉的脈象多為沉遲,有時可伴有細弱等。

治療方法

  • 理中湯: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乾薑、半夏、生薑組成。具有溫中健脾、散寒止瀉的功效。適用於脾胃虛寒、寒濕內阻所致的泄瀉。
  • 附子理中湯: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乾薑、半夏、生薑、附子組成。具有溫中散寒、回陽救逆的功效。適用於脾陽虛寒、寒邪內盛所致的泄瀉。
  • 通白四逆湯: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乾薑、附子、白芍、桂枝組成。具有溫中散寒、通陽化氣的功效。適用於脾陽虛寒、寒凝中焦所致的泄瀉。
  • 煮黃丸: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山梔子、大黃、芒硝組成。具有清熱燥濕、瀉下通便的功效。適用於濕熱內蘊、大便祕結者。

預防措施

  1. 注意飲食,避免過食生冷寒涼之物。
  2. 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寒積五更泄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