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寒積吐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寒積吐,病證名。見《醫經會解》。指寒邪積滯胃中而致嘔吐,伴有面唇蒼白,形寒,肢冷等。多因乳幼兒沐浴受涼,風寒由肌表入胃,胃氣上逆所致。治宜溫中消積,用理中湯加藿香、丁香、蔻仁之類。

寒積吐,又稱寒吐。是指由於寒邪侵襲,停留在胃中,阻礙了胃氣的升降,導致胃中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,而向上逆流而出的一種病症。寒積吐多見於小兒,其主要症狀為嘔吐清水,伴有面色蒼白、四肢冰冷、大便溏薄等。

寒積吐的治療,以溫中散寒、消食導滯為主。常用方劑有理中湯、香砂六君子湯、藿香正氣散等。此外,還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配合使用其他中藥,如生薑、大棗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等。

寒積吐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在寒冷的季節,要注意給孩子穿足衣服,不要讓孩子在寒冷的環境中逗留過久。另外,還要注意飲食,不要吃過多生冷、寒涼的食物。

寒積吐是中醫常見的一種病症,其發病原因複雜,臨床表現多樣,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。因此,在治療寒積吐時,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辨證施治,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
以下是《醫經會解》中關於寒積吐的論述:

「寒積吐者,寒邪客胃,胃氣上逆,故吐清水也。其證面唇蒼白,形寒肢冷,嘔吐清水,或吐涎沫,或吐酸水,或吐白沫,或吐黃水,或吐苦水,或吐腥水,或吐臭水,或吐血水,或吐膿水,或吐蟲,或吐宿食,或吐痰涎,或吐涎沫而兼有其他證者,皆屬寒積吐也。治宜溫中散寒,消食導滯。方用理中湯加藿香、丁香、蔻仁之類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