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害蜚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害蜚為中醫經絡理論中之專有名詞,首見於《素問·皮部論》,屬陽明經之陽絡名稱。其義理深奧,歷代醫家註解不一,茲從文字訓詁與醫理兩方面詳述如下:
一、文字訓詁考釋
- 害、蜚之本義
- 害:古通「盍」、「闔」,有「閉闔」之意。《爾雅·釋宮》云:「闔謂之扇。」引申為門戶開闔之象。
- 蜚:本義為「飛揚」,於醫經中多解為「生化」之機,如王冰註:「蜚,生化也。」然一說「蜚」與「扉」通假,「害蜚」即「闔扉」,喻如門扇之開合。
-
經絡命名之喻
陽明經主「闔」,為三陽經之裡,猶如門扉之閉合以斂陽氣。故「害蜚」一名,既合陽明「闔」之功能,亦隱喻其調節氣血出入之機。
二、醫理內涵
- 陽明經與皮部關係
《皮部論》以「害蜚」統稱陽明經在皮表之絡脈。陽明經氣血旺盛,主司肌表衛外,其陽絡(浮絡)布散於皮膚,可視為外邪傳變之門戶。當邪犯陽明,正邪相爭,生化之機受擾,即應「害蜚」殺伐之性。 -
氣化與病機聯繫
- 生理:陽明為「多氣多血」之經,主腐熟水穀、化生營衛。其「闔」之力體現於降濁斂陽,使氣血有序內歸。
- 病理:若闔機失司,則生發之氣過亢(如陽明實熱),或殺伐太過(如氣血凝滯),皆可致「害蜚」失衡,見壯熱、瘡瘍或皮膚燥裂等症。
-
與其他經絡的比較
三陽經之皮部命名各異:- 太陽稱「關樞」,主「開」;
- 少陽稱「樞持」,主「樞」;
- 陽明稱「害蜚」,主「闔」。
此突顯陽明經在氣機轉化中「收降斂藏」之特性。
三、歷代醫家見解
- 王冰:強調「殺氣行則生化弭」,認為陽明絡脈能調節生化與肅殺之平衡,過亢時需殺伐以制之。
- 張介賓:從「闔扉」引申,喻陽明如城門,司氣血內守外御之權。
- 近現代詮釋:或結合「蜚」為蟲類之義,引申陽明絡脈可驅邪外出,如蟲類走竄之性。
四、臨床應用相關
雖本文不涉治療建議,然理解「害蜚」有助辨析陽明病機。例如:
- 皮膚瘡癰初起,紅腫熱痛,可視為陽明陽絡(害蜚)受邪,氣血壅滯之象;
- 溫病「陽明氣分證」之大汗、大熱,亦反映「闔」機失職,生化過亢。
此名詞深植於天人相應思想,透過門戶之喻,揭示陽明經在氣機升降中的關鍵角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