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海底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海底癰,又稱懸癰,是一種外科疾病。其特點是癰腫發生於肛門後方,與肛門無關。

《外科證治全生集》卷一記載:「海底癰,即懸癰也。其狀如懸癰,而生於肛門後方,與肛門無關。其治法,用大黃、芒硝、甘草、白礬、黃連、黃柏、赤芍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芷、天花粉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」

海底癰的發病原因,目前尚不清楚。但有研究認為,海底癰可能與肛門周圍的皮膚感染有關。

海底癰的臨床表現,主要包括肛門後方出現疼痛、腫脹、發熱等症狀。嚴重者,癰腫可能破潰,流出膿液。

海底癰的治療,以手術切除為主。手術前,患者需要進行抗生素治療,以控制感染。手術後,患者需要保持傷口清潔,並遵醫囑使用抗生素。

海底癰的預後,一般良好。但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治療,癰腫可能破潰,引起感染,甚至危及生命。

因此,如果出現肛門後方疼痛、腫脹、發熱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