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骨瘺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骨瘺疽,又稱骨瘺,是一種骨科疾病。其特點是骨頭上會出現一個小洞,洞裡面會積聚膿液。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,並且手臂或腿部會腫脹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骨瘺疽可能會導致骨頭壞死。
骨瘺疽的病因尚不清楚,但可能與細菌感染有關。患者通常會有一些共同的危險因素,包括:
- 糖尿病
- 免疫系統疾病
- 長期吸煙
- 營養不良
- 不良衛生習慣
骨瘺疽的治療方法包括:
- 抗生素治療
- 手術切除感染的骨頭和組織
- 物理治療
如果不及時治療,骨瘺疽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,包括:
- 骨頭壞死
- 感染擴散到其他部位
- 截肢
因此,如果您有任何骨瘺疽的症狀,請務必儘早就醫。
以下是《外科圖說》卷三中關於骨瘺疽的記載:
此證生於手陽明之間,初起如粟,漸長如赤豆,其痛不可忍,漸長大如楊梅之狀,血不出,亦不生膿,毒從經絡流於骨,有此疾者,宜當謹防。
這段話的意思是,骨瘺疽是一種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,它會導致手臂或腿部的疼痛和腫脹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細菌可能會擴散到骨頭,並導致骨頭壞死。因此,如果您有任何骨瘺疽的症狀,請務必儘早就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