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肝經失血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肝經失血,病證名。因怒氣傷肝所致的失血證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三:「肝經失血:肝藏血,因怒而動血者,屬於肝。」證見失血,血色鮮紅或瘀黯,躁擾喘急,面青,脈弦。挾肝火者,伴見煩熱不寧;挾肝氣者,伴見胸肋痛滿。治宜疏肝、降火、行氣等法,選用柴胡梔子清肝散、暢鬱湯、赤茯苓湯等方。參見失血條。
肝經失血的病因是由於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滯血瘀,或肝火旺盛,灼傷肝陰,導致肝失疏泄,血不歸經,而發為本病。
肝經失血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- 失血:多為自發性出血,可見於皮膚、黏膜、消化道、呼吸道、泌尿道等部位。
- 血色鮮紅或瘀黯:鮮紅色多見於肝火旺盛者,瘀黯色多見於肝氣鬱結者。
- 躁擾喘急:多見於肝火旺盛者,表現為煩躁不安,心煩氣躁,胸悶氣短,喘息不暢。
- 面青:多見於肝氣鬱結者,表現為面色青灰,或有青筋暴露。
- 脈弦:多見於肝火旺盛者,表現為脈象弦硬有力。
肝經失血的治療,以疏肝理氣、活血止血為主。可選用[柴胡疏肝散](/formula/26483)、逍遙散、當歸四逆湯等方藥。
肝經失血的預防,應注意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;飲食宜清淡,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;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肝經失血在中醫上屬於「肝失疏泄」範疇,是由於肝氣鬱結、氣滯血瘀所致。肝主藏血,肝氣鬱結會導致肝血運行不暢,血液在體內淤積,從而引起失血。肝經失血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失血、血色鮮紅或瘀黯、躁擾喘急、面青、脈弦。治療肝經失血,以疏肝理氣、活血止血為主。可以選用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、當歸四逆湯等方藥。
肝經失血的預防,應注意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;飲食宜清淡,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;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