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郭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郭思(字得之),宋代河陽(今河南孟縣)人,元豐年間進士,仕宦期間尤重醫藥普及。其任職華州時,深感孫思邈《千金方》卷帙浩繁,民間難以遍覽,遂擷取其中實用方論,兼收個人及他人驗證有效之方,編纂《千金寶要》。此書凝練《千金方》精華,分六卷(一說八卷或十七卷),內容涵蓋內科、婦科、兒科、外科等,如「溫膽湯」調理痰熱內擾、「獨活寄生湯」治風寒濕痹,皆體現中醫「辨證論治」與「方證對應」原則。

宣和六年(1124年),郭思更將全書刻石立碑,置於耀州(今陝西耀縣)藥王山,使醫方得以廣傳。此碑今存,為研究中醫方劑學與唐宋醫學流變之重要文物。《千金寶要》不僅反映宋代「簡驗便廉」的醫藥推廣理念,其選方亦彰顯中醫「異病同治」思想,如以「當歸建中湯」兼治婦人產後虛羸與中焦虛寒腹痛,體現氣血陰陽調和之核心理論。

郭思之功,在於橋接經典醫學與民間需求,其整理之方劑多配伍嚴謹,如「小續命湯」融解表、祛風、溫陽於一方,契合《內經》「風淫於內,治以辛涼」之旨,後世醫家亦多所援引。此書與碑刻遂成中醫文獻傳承與實證醫學之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