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滾刺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滾刺筒,又稱滾針筒、滾針、滾針器。是一種中醫針具,屬於皮膚針的一種。由筒柄和滾筒兩部分組成,筒壁密佈短針。使用時,持筒柄將滾筒在治療部位來回滾動。適用於須作面廣而淺刺的病癥。

滾刺筒最早見於《針灸大成》。《針灸大成》卷十六載:「滾針筒,以竹為筒,長三寸,徑一寸,內裹銅絲,外裹綿絮,以木為柄,長三寸,徑一寸,上有孔,以穿綿絮,以銅絲為針,長一寸,粗如毫芒,密布筒內,以綿絮裹之,用時以柄旋轉,令針刺入皮膚,以綿絮裹之,以防出血。」

滾刺筒具有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等功效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、腰腿疼痛、跌打損傷、癰腫瘡瘍等疾病。

使用滾刺筒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選擇合適的滾刺筒。滾刺筒的大小、長短、針的粗細等,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來選擇。
  2. 使用滾刺筒前,應先將皮膚清潔消毒。
  3. 使用滾刺筒時,動作要輕柔,避免損傷皮膚。
  4. 使用滾刺筒後,應將皮膚消毒,並塗抹消炎藥膏。
  5. 如出現不適症狀,應立即停止使用,並就醫治療。

滾刺筒是一種安全有效的中醫針具,在臨床上具有廣泛的應用。但由於滾刺筒具有一定的刺入皮膚的風險,因此在使用時,一定要注意操作規範,以免造成意外傷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