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鬼箭打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鬼箭打
鬼箭打,又稱「箭風痛」,為中醫病名之一,屬風濕痹證範疇,主要表現為遍身筋骨疼痛,痛勢劇烈且纏綿難癒。其病因多與風、寒、濕邪侵襲經絡,或氣血瘀滯、經脈不通有關。
病因病機
- 外邪侵襲:風寒濕三氣雜至,痹阻經絡,氣血運行不暢,不通則痛。
- 氣血瘀滯:情志不遂、跌撲損傷或久病入絡,導致氣血瘀阻,筋骨失養而發為疼痛。
- 正氣不足:素體虛弱,衛外不固,邪氣乘虛而入,留滯筋骨關節。
臨床表現
- 周身筋骨疼痛,痛無定處,或固定不移。
- 疼痛劇烈,如錐刺、如箭射,夜間或遇寒加重。
- 或伴關節腫脹、屈伸不利,甚則影響日常活動。
古籍記載與治法
《古方匯精·奇急門》載:「鬼箭打,用山梔七個炒,桃頭七個,面炒,共扡餅貼患上,次日取下。」此法以山梔清熱活血、桃頭散瘀通絡,外敷患處以祛邪止痛。
中醫辨證論治
- 風寒濕痹:治宜祛風散寒、除濕通絡,方選蠲痹湯或獨活寄生湯加減。
- 氣血瘀滯:治宜活血化瘀、通絡止痛,方用身痛逐瘀湯或桃紅四物湯。
- 正虛邪戀:治宜益氣養血、扶正祛邪,方選黃芪桂枝五物湯合當歸補血湯。
其他療法
- 針灸:取阿是穴、風池、陽陵泉等穴,以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。
- 推拿:以揉按、撥筋等手法鬆解局部氣血瘀滯。
- 外治法:除古籍所載方外,亦可選用艾灸、藥浴等溫通經絡。
鬼箭打一證,雖名為「鬼箭」,實與外邪及內傷密切相關,臨證需辨明虛實寒熱,對證施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