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郭居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郭居易

郭居易,字惟恆,明代蘭溪(今屬浙江)人,為當時著名醫家。其生平以醫為業,尤重醫德,對貧困患者常施藥濟世,不計報酬,故深受鄉里敬重。其子郭德昌(字日生),承襲父業,亦以醫術聞名,延續家學。

在中醫學範疇中,郭居易所處的明代,正是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進一步發展的時期。當時醫家多受金元四大家(劉完素、張從正、李杲、朱震亨)學說影響,重視辨證論治與方劑運用。郭氏行醫,可能融合諸家之長,尤其朱震亨(丹溪)倡導的「滋陰降火」學說,對浙江一帶醫者影響深遠。

明代醫家多注重臨床實效,郭居易的醫療事蹟雖未見詳細病案記載,然其「不計藥酬」之風,反映其遵循「醫乃仁術」之傳統,與張仲景「上以療君親之疾,下以救貧賤之厄」的醫德思想一脈相承。此外,明代醫籍如《本草綱目》、《證治準繩》等集前代大成,郭氏行醫或參考此類典籍,結合地方用藥經驗,形成獨特診療風格。

其子郭德昌繼承家學,顯示中醫傳統中「世醫」的特色,即醫術透過家族傳承,累積經驗,並在地方建立聲譽。此種模式在明代頗為常見,如戴思恭、汪機等皆出身世醫之家,進一步推動醫學流派發展。

郭居易雖無專著傳世,然其醫德與實踐,體現明代醫家重臨床、濟世民的風範,亦反映浙江地區醫學傳承之脈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