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觀神色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觀神色,是中醫望診內容之一。神與色均為臟腑氣血盛衰的外露徵象。《靈樞.本臟》:「視其外應,以知其內藏,則知所病矣。」《丹溪心法》:「欲知其內者,當觀乎外;診於外者,斯以知其內。蓋有諸內者形諸外。」觀察精神、意識、表情、思維,以及面部色澤、目光神采等變化,可以瞭解正氣的盛衰,病邪的寒熱虛實等情況。

神是指精神狀態,包括意識、思維、情緒等。色是指面部色澤,包括膚色、眼色、唇色等。

神與色是相互關聯的,神通過色而外露,色通過神而內隱。正常人的神色應該是清晰、明亮、有光澤的。如果神色有異常,則可以反映出臟腑氣血的盛衰。

例如,如果一個人面色蒼白、精神萎靡,則可能表示他有氣血不足的情況;如果一個人面色紅赤、目光燄灼,則可能表示他有內熱的情況;如果一個人面色晦暗、目光呆滯,則可能表示他有氣血虛弱的情況。

因此,通過觀察神色,可以瞭解一個人的健康狀況。

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神色異常及其可能的病理情況:

  • 神疲乏力:多見於氣虛、血虛、心脾兩虛等情況。
  • 精神萎靡:多見於氣虛、陽虛、心衰等情況。
  • 頭暈目眩:多見於氣虛、血虛、肝陽上亢等情況。
  • 面色蒼白:多見於氣血不足、血虛等情況。
  • 面色紅赤:多見於內熱、心火旺盛等情況。
  • 面色晦暗:多見於氣血虛弱、陰虛等情況。
  • 目光燄灼:多見於內熱、肝陽上亢等情況。
  • 目光呆滯:多見於氣血虛弱、陰虛等情況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神色異常並不能作為確診疾病的依據,還需要結合其他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