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關前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關前廓

關前廓為中醫眼科「八廓」理論中的名稱之一,又稱「雷廓」,主要對應小腸腑的功能。八廓學說將眼部分為八個區域,分別與臟腑相應,用以診斷與治療眼疾及相關內科疾病。

理論基礎

  1. 八廓與臟腑關係
    八廓理論源自《證治準繩》、《張氏醫通》等古籍,將眼白部分為八個方位,各廓與特定臟腑經絡相聯。關前廓位於眼部的特定方位(具體位置因學派而異,或指外眥附近),其生理病理變化反映小腸腑的功能狀態。
  2. 小腸腑的生理聯繫
    中醫認為小腸主「受盛化物」,負責分清泌濁,與心相表裡。若小腸功能失調,可能通過經絡影響眼部,表現為關前廓區域的異常,如血絡瘀滯、赤脈纏繞等。

臨床意義

  • 辨證要點
    關前廓病變常與小腸濕熱、氣滯相關,症狀可能包括眼瞼紅腫、眵多黏稠,或伴有小便短赤、腹脹等全身表現。
  • 治療原則
    以清小腸濕熱、通絡明目為主,方劑如導赤散加減,或配合針灸小腸經穴位(如養老穴)。

古籍考據

《張氏醫通》明確指出:「小腸之府為雷廓,又名關前廓。」後世醫家進一步闡釋,此廓病變需結合全身症狀,辨明虛實寒熱。相關論述亦見於《銀海精微》,強調「廓病必因臟腑」的整體觀。

補充說明

關前廓與「雷廓」同義,然八廓命名歷代略有差異,需參照具體醫籍上下文。此理論體現中醫「五輪八廓」體系中,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診療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