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關、闔、樞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中醫「關、闔、樞」理論探微

「關、闔、樞」為中醫經絡學說之核心術語,源自《黃帝內經》,首見於《靈樞·根結》與《素問·陰陽離合論》。此理論以門戶結構為喻,闡釋三陽經與三陰經的氣機運轉規律及功能特性,為六經辨證與皮部理論之重要基礎。


一、名詞本義與經絡配屬


  1. 喻指「門栓」,主司開啓與外達,氣機特性為「開」。

    • 三陽經:太陽經居陽分之表(如足太陽膀胱經),主宣發衛陽、抗禦外邪,猶如門戶之開啓以通達外界。
    • 三陰經:太陰經居陰分之表(如足太陰脾經),主運化水穀、布散精微,為陰氣外輸之樞紐。

  2. 喻指「門扇」,主司閉藏與內收,氣機特性為「閉」。

    • 三陽經:陽明經居陽分之裡(如足陽明胃經),主受納腐熟、通降濁陰,猶如門扇之閉合以蓄積內守。
    • 三陰經:厥陰經居陰分之裡(如足厥陰肝經),主調節氣血、疏泄情志,為陰氣內斂之關鍵。

  3. 喻指「門軸」,主司轉動與調節,氣機特性為「轉」。

    • 三陽經:少陽經居陽分之中(如足少陽膽經),主樞轉氣機、調和表裡,猶如門軸之轉動以協調開闔。
    • 三陰經:少陰經居陰分之中(如足少陰腎經),主水火既濟、陰陽交泰,為陰氣升降之樞紐。

二、氣機運轉與病理關聯

  1. 太陽為關
    太陽經氣不利,則衛外失職,易見惡寒發熱、腠理不固(如太陽中風證)。
  2. 陽明為闔
    陽明經氣壅滯,則闔降失常,可見腑實便結或胃熱熾盛(如陽明腑實證)。
  3. 少陽為樞
    少陽樞機不利,則邪踞半表半裡,發為寒熱往來、胸脅苦滿(如少陽病)。
  4. 三陰經同理:太陰關機失調則水濕停聚;少陰樞紐衰微則心腎不交;厥陰闔機紊亂則寒熱錯雜。

三、與皮部理論的結合

六經皮部(經絡在體表的分區)亦依「關闔樞」命名:

  • 太陽皮部稱「關樞」,主衛外而應於表;
  • 陽明皮部稱「害蜚」(「蜚」通「扉」,即門扇),主內守而應於裡;
  • 少陽皮部稱「樞持」,主轉輸而應於中。
    三陰經皮部亦類此,反映經絡氣機與體表功能的深層聯繫。

四、學術考據與誤寫辨析

《內經》原文中「關」字後世曾有誤作「開」者,然據古籍考證及醫理推演,「關」為門栓之象,強調「啓閉之機」;「開」則僅表單向動作,失其雙向調節之意。故當以「關」為正,方合經旨。

此理論不僅指導六經辨證,更貫穿於針灸選穴、藥物歸經等臨床應用,展現中醫對人體動態平衡的深刻洞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