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怪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怪脈詳述

基本概念

怪脈,又稱真臟脈、敗脈、死脈、絕脈,乃中醫脈診中之特殊脈象,主指無胃、無神、無根之異常脈象。此類脈象多現於疾病危重階段,反映臟腑功能嚴重衰竭,胃氣已絕之病候。歷代醫家視其為預後不良之徵兆,屬中醫診斷學中極具臨床意義之脈象類型。

核心特徵

三無之象

  1. 無胃:脈象失去從容和緩之態,缺乏胃氣調和之象。胃氣為後天之本,其存亡直接關係脈象生機。
  2. 無神:脈來散亂無序,節律不整,力度不均,失去正常脈象應有之神采韻律。
  3. 無根:尺脈微弱欲絕,反映腎氣衰竭。腎為先天之本,其脈象為生命根本之象徵。

病理機轉

怪脈之形成,主要由於:

  • 臟腑精氣極度虧虛
  • 陰陽氣血嚴重失調
  • 經脈氣血運行紊亂
  • 正氣衰敗,邪氣獨盛

歷史淵源

七怪脈說

最早見於《脈經》,包括:

  1. 雀啄脈:脈來急數,如雀啄食
  2. 屋漏脈:脈來緩慢,如屋漏滴水
  3. 彈石脈:脈來堅硬,如彈指擊石
  4. 解索脈:脈來散亂,如解開繩索
  5. 魚翔脈:脈來浮淺,如魚游水面
  6. 蝦游脈:脈來時隱時現,如蝦游水中
  7. 釜沸脈:脈來浮數至極,如釜中沸水

十怪脈說

後世醫家補充發展,增加: 8. 偃刀脈:脈來細急,如撫刀刃 9. 轉豆脈:脈來滑數,如豆轉動 10. 麻促脈:脈來細急零亂,如麻之促

臨床意義

診斷價值

  1. 預後判斷:怪脈出現多提示病情危重,預後不良
  2. 病位辨識:不同怪脈類型反映不同臟腑損傷
  3. 病機分析:揭示陰陽離決、氣血敗亂之病機

脈象特異性

  1. 雀啄脈:多見心氣將絕
  2. 屋漏脈:主胃氣衰敗
  3. 彈石脈:示腎氣枯竭
  4. 解索脈:為肝氣將絕
  5. 魚翔脈:主陽氣外脫
  6. 蝦游脈:示陰陽離決
  7. 釜沸脈:為陰竭陽越

理論探討

與臟腑關係

怪脈形成與五臟功能密切相關:

  • 心主血脈:心氣衰竭則脈象紊亂
  • 肝主疏泄:肝氣敗絕則脈來解索
  • 脾主運化:脾氣衰敗則脈失和緩
  • 肺主氣:肺氣將絕則脈來散亂
  • 腎主藏精:腎氣枯竭則脈象無根

與經絡聯繫

經絡氣血運行失常亦會影響脈象:

  • 奇經八脈氣血逆亂
  • 十二經脈氣血衰竭
  • 絡脈氣血瘀阻不通

文獻記載

歷代醫籍對怪脈多有論述:

  • 《黃帝內經》提及真臟脈見乃死證
  • 《難經》論述脈無胃氣之象
  • 《脈經》系統歸納七怪脈
  • 《瀕湖脈學》詳述各怪脈特徵
  • 《診家正眼》補充十怪脈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