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顧仲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顧仲
顧仲,字中村,清代浙江嘉興人,為中醫養生學領域之重要醫家。其生平注重飲食調攝與養生之道,主張「飲食必潔且熟,有理有節」,強調飲食衛生與節制,以達頤養身心之效。顧氏深受傳統中醫「藥食同源」思想影響,認為飲食調理乃養生之本,並將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撰成《養小錄》三卷(1818年)。
《養小錄》一書,乃顧仲參酌楊子建所輯《食憲》,擷取其中飲食養生之精要,並融入個人臨證心得而成。書中詳述各類食材之性味、功效及烹調之法,體現中醫「四氣五味」理論,如寒熱溫涼之性、酸苦甘辛鹹之味,如何與人體氣血陰陽相應。此外,顧氏亦重視飲食與時令之配合,契合《黃帝內經》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之原則,進一步闡發「因時制宜」的養生觀。
顧仲之學術思想,承襲中醫「脾胃為後天之本」的理論,強調飲食調攝對脾胃運化之關鍵作用。書中記載諸多藥膳方,如以山藥、茯苓等健脾益氣之品入饌,或藉蔥、薑、蒜等辛溫之物調和氣血,皆反映其「寓醫於食」的實踐智慧。其論述不僅豐富了清代飲食養生學的內容,更為後世中醫食療學之發展奠定重要基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