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顧顒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顧顒
顧顒,字昂夫,明代著名醫家,江蘇常熟人。少時習舉業,精通經義,擅長詩賦,後棄文從醫,專攻岐黃之術。其醫術精湛,尤擅辨別陰陽、剖析病機,臨證診療精準,深得時人推崇。後因醫術卓著,被薦入太醫院供職,然其性喜恬淡,不久即辭官歸鄉,築「南園草堂」隱居,常攜書卷藥囊,徜徉山水,遇疾者求治,必悉心應之。
醫學思想與成就
顧顒深諳中醫經典,重視陰陽五行理論與臟腑辨證。其診病強調「審證求因」,注重四診合參,尤精脈診與望診,能透過細微症狀辨析病本。臨證時,善於結合氣血津液與經絡學說,調和臟腑功能,以達治病求本之效。
陰陽辨證
顧顒認為,疾病之根本在於陰陽失衡,故治療首重調和陰陽。例如,對虛熱證,主張滋陰降火;對寒實證,則以溫陽散寒為主,體現「陽病治陰,陰病治陽」之法則。
病機分析
其診療特色在於善辨病機,如對脾胃病證,重視升降失常與濕濁困脾之機轉,常以健脾化濕、調暢氣機為治則,方選參苓白朮散、平胃散等加減。
用藥特點
顧顒用藥靈活,注重藥性與歸經。如治肝鬱氣滯,喜用柴胡、香附疏肝解鬱;治痰濕內阻,則以半夏、陳皮化痰燥濕,體現「因證選藥」之嚴謹。
傳承與影響
顧顒之孫顧樸,承其衣缽,亦成一方名醫,足見其學術影響。顧氏醫術融合理論與臨證,對後世江南醫家有一定啟發,尤其對雜病調治與體質辨識頗具貢獻。
顧顒一生淡泊名利,以濟世為懷,其隱逸行醫之風範,與精湛醫術同為後世所稱頌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