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顧行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顧行,字敏三,明代浙江錢塘(今杭州)人,為中醫兒科領域之重要醫家。其生平雖詳盡記載有限,然所著醫書可窺其學術專精,尤擅傷寒與痘疹治療,反映明代兒科醫學之發展脈絡。
學術背景與著作
顧行著作多散佚,然據史料所載,其代表作品包括:
- 《傷寒心印》一卷:此書當屬傷寒論註解或臨證心法,推測融合張仲景《傷寒論》理論與個人臨床經驗,可能涉及六經辨證或小兒傷寒特殊治法。
- 《治瘄全書》二卷:「瘄」為古代對麻疹類出疹性熱病之統稱,此書應系統論述麻疹病因病機、辨證分型及方藥運用,反映明代對溫病學之早期認識。
- 《痘疹金鏡重磨》三卷:痘疹泛指天花、水痘等疹病,此書可能重訂或增補前人痘疹著作(如《痘疹金鏡錄》),內容或含診斷圖譜、分期治療及預後判斷,具鮮明兒科特色。
醫學思想與貢獻
- 傷寒與溫病交融:明代為溫病學萌芽期,顧行將傷寒理論應用於小兒外感熱病(如瘄、痘疹),體現「寒溫互通」之過渡思想,可能對後世溫病學派有所啟發。
- 兒科辨證特色:小兒「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」,顧行著作或強調輕靈用藥、透邪外達之法,如治痘疹注重「托毒透發」,避免過用苦寒傷正。
- 文獻傳承價值:其書雖佚,但書名見載於《醫藏書目》等目錄學著作,可推測其學說曾影響江浙醫家,為研究明代兒科醫學史之重要線索。
歷史定位
顧行與同時期兒科名家(如萬全、聶尚恆)共同豐富了明代兒科理論,尤其針對痘疹等時疫病,結合地域氣候特點(江南溼熱),發展出因地制宜之治法,展現中醫「三因制宜」之臨床思維。其著作散佚雖憾,然從殘存記載仍可窺見明代醫家對小兒熱病之深刻認識與實踐智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