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顧儒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顧儒,字成憲,號雲竹山人。江蘇江陰人。明代醫家,生於1533年,卒於1618年。
顧儒幼年聰慧,博覽群書,但不願做官,而是潛心研習醫理。他先後拜浙東之異人和梁溪之高士為師,學習醫術數載,精通醫理。他治病非常認真,不分晝夜,經常熬夜為病人看病,而且每每都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顧儒著有《簡明醫要》(又作《簡明醫方》)五卷,收錄了大量驗方,對後世醫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。
以下是《簡明醫要》中的一段原文:
【卷一·雜病】
凡治雜病,當先審其所因,而後察其所犯,以為施治之本。若因飲食不節,則宜調其飲食;因勞役過度,則宜調其勞役;因情志不遂,則宜調其情志;因居處不宜,則宜調其居處;因風寒暑濕燥火之邪,則宜調其六氣;因蟲蛇毒螫,則宜調其毒物;因外傷內損,則宜調其損傷;因胎產不順,則宜調其胎產;因飲食不潔,則宜調其飲食;因服藥不當,則宜調其藥物;因宿疾未愈,則宜調其宿疾;因新病未痊,則宜調其新病。若能審其所因,而後察其所犯,則施治之道,自可得矣。
顧儒的醫學思想主要體現在《簡明醫要》中。他認為,治病要先審因察犯,根據病因和病情來選擇治療方法。他主張用藥要辨證施治,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來選擇藥物,並強調要注意藥物的配伍和用量。
顧儒的醫學思想對後世醫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。他提出的辨證施治和藥物配伍的思想,至今仍被醫學界所沿用。
參考資料:
- 《簡明醫要》
- 《中國醫學史》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