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顧金壽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顧金壽(字曉瀾),清代著名醫家,江蘇如臯人。早年專攻儒學,然屢試不第,遂轉而潛心醫學。其臨證經驗豐富,療效卓著,於當時醫界享有盛譽。

顧氏精於內科與兒科,尤擅辨證施治,其醫案多見靈活運用中醫經典理論,如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之旨,結合個人臨床心得,展現深厚學養。門人將其診治案例與驗方整理成《吳門治驗錄》四卷(1822年刊行),書中詳載疑難雜症之辨治思路,反映其重視脈證合參、善用經方加減的特色。

此外,顧金壽致力於醫籍整理與傳承,曾重訂明代王肯堂《靈蘭要覽》,更名《重訂靈蘭要覽》,並校訂費養莊所著《幼科金鑑》,對兒科診療經驗進行系統總結。另撰有《良方彙集》(1825年刊行),收錄諸科實用方劑,體現其「博採眾長、注重實效」的學術風格。

顧氏學術思想強調「治病求本」,臨證注重調和氣血陰陽,善用補瀉兼施之法。其對虛勞、痰飲、婦人雜病等證治見解獨到,如主張「補脾不如補腎」以療虛損,並結合地域氣候特點調整用藥,展現中醫「因地制宜」的整體觀。其著作與醫案至今仍為研究清代中醫臨床實踐的重要文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