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顧觀光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顧觀光

顧觀光(1799-1862),字尚之,號漱泉,江蘇金山(今屬上海)人,晚清著名醫家、學者。出身世醫之家,幼承家學,博通經史百家,尤精天文曆算,早年為太學生,然科舉屢試不第,遂專心醫道,致力於中醫藥學研究。

學術貢獻

顧觀光對中醫藥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本草學的整理與考證上。他深感《神農本草經》作為中藥學奠基之作,歷經千年流傳,多有散佚錯訛,遂廣搜博採,從歷代醫籍、類書及注疏中輯錄《本草經》佚文,重新編纂《神農本草經》,力求恢復其原貌。此舉不僅為後世研究《本草經》提供了重要參考,亦對古代本草學的傳承與發展具有深遠影響。

此外,顧觀光精通天文曆算,並將此專長運用於中醫理論研究。中醫學與古代天文曆法關係密切,如《黃帝內經》中的五運六氣學說便與天文曆算息息相關。顧氏以其深厚的數理基礎,進一步闡釋了中醫理論中的時空觀與陰陽五行學說,豐富了中醫理論的內涵。

著作與影響

顧觀光除重輯《神農本草經》外,尚有《算學初階》、《九數外錄》等數學著作,展現其跨領域的學術造詣。其醫學思想注重實證與考據,反對空談,體現了清代考據學對醫學的影響。

在臨床方面,顧氏強調「醫者意也」,認為醫者需靈活運用理論,結合患者具體情況辨證施治。他對藥物的性味歸經、配伍禁忌亦有深入研究,尤其重視藥物的實際效用與臨床驗證,體現了務實的醫學態度。

歷史評價

顧觀光以其紮實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,成為晚清中醫藥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。他對《神農本草經》的整理工作,為後世研究中藥學提供了寶貴的文獻基礎,其跨學科的學術視野亦為中醫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