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顧德華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顧德華
顧德華,清代著名女醫家,江蘇吳縣人,活躍於道光、咸豐年間(1821-1861)。其醫術精湛,尤擅內科與婦科,以婦科見長,深受當時士大夫階層信賴,常受邀診治疾病。顧德華臨證經驗豐富,善於辨證施治,其醫案記錄詳實,體現了清代婦科醫學的發展與特色。
顧德華所著《花韻樓醫案》一卷,為其臨床經驗之結晶,內容涵蓋婦科經、帶、胎、產諸疾,以及內科雜病。該醫案於1921年經張玉田錄校,收入《珍本醫書集成》,為後世研究中醫婦科學提供了重要文獻。書中記載的診治理法,多遵循中醫傳統理論,強調調和氣血、疏肝解鬱、健脾益腎等法,尤其注重女性生理特點與情志因素對疾病的影響,展現了顧德華深厚的醫學造詣與臨床智慧。
在婦科方面,顧德華擅長治療月經不調、崩漏、帶下、不孕等症,其用藥精當,常結合四診八綱,辨明寒熱虛實,並根據患者體質靈活加減方藥。例如,對於肝鬱氣滯所致的月經不調,她多採用疏肝理氣、養血調經之法,選用逍遙散、四物湯等方劑化裁;而對於氣血兩虛之證,則注重益氣養血,善用歸脾湯、八珍湯等補益之劑。
此外,顧德華亦重視內科雜病的治療,尤其對脾胃病、虛勞等症有獨到見解。其醫案中常見對證候的細緻分析,並結合時令、地域等因素,體現了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念。
顧德華的醫學成就,不僅反映了清代女醫家的專業水平,亦為中醫婦科學的發展貢獻良多。其著作《花韻樓醫案》至今仍為中醫臨床與研究的重要參考,彰顯了中醫學的歷史底蘊與實用價值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