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固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固攝,即收澀[1]法。指用收斂固澀藥物治療氣血津液[2]滑脫散失的方法。可分為固表止汗、斂肺止咳澀腸固脫、澀精止遺、固崩止帶五類,分別用於自汗盜汗[3]肺虛久咳[4]遺精滑泄[5]小便失禁、久瀉[6]久痢崩漏帶下等病證。

固攝是中醫治療學名詞。固,收斂也;攝,固守也。固攝即收澀法,是指用收斂固澀藥物治療氣血津液滑脫散失的方法。固攝法是臨床常用的方法,可用於治療自汗盜汗、肺虛久咳、遺精滑泄、小便失禁、久瀉久痢、崩漏帶下等病證。

固攝法根據病證的不同,可分為固表止汗、斂肺止咳、澀腸固脫、澀精止遺、固崩止帶五類。

固表止汗,是指用收斂固澀藥物治療自汗盜汗的一種方法。自汗盜汗是由於衛氣不固,汗液外泄所致。固表止汗常用藥物有五味子、黃芪、白朮防風桂枝等。

斂肺止咳,是指用收斂固澀藥物治療肺虛久咳的一種方法。肺虛久咳是由於肺氣虛弱,不能固攝津液,津液外泄所致。斂肺止咳常用藥物有五味子、黃芪、白朮、甘草杏仁等。

澀腸固脫,是指用收斂固澀藥物治療久瀉久痢、脫肛等病證的一種方法。久瀉久痢是由於脾虛腸弱,津液外泄所致。澀腸固脫常用藥物有五味子、黃芪、白朮、甘草、山藥等。

澀精止遺,是指用收斂固澀藥物治療遺精滑泄的一種方法。遺精滑泄是由於腎氣不固精液外泄所致。澀精止遺常用藥物有五味子、黃芪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等。

固崩止帶,是指用收斂固澀藥物治療崩漏帶下的一種方法。崩漏帶下是由於氣血虛弱,沖任失調所致。固崩止帶常用藥物有五味子、黃芪、白朮、當歸川芎等。

固攝法是臨床常用的方法,但在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
1.固攝法不宜久用,以免傷及正氣

2.固攝法不宜用於實證,以免加重病情。

3.固攝法應根據病證的不同,選擇合適的藥物和用法。

4.固攝法應配合其他治療方法,以提高療效。

固攝法是中醫治療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,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。但在應用時應注意辨證施治,以免誤治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收澀藥_百度百科

  2. 津液【中医百科】

  3. 為什麼我會夜間盜汗?(懶人包) - 照護線上

  4. 久咳 - A+醫學百科

  5. 滑泄_滑泄的病因病機、症狀、中醫辨證治療_醫學百科

  6. 久瀉_久瀉的病因病機、中醫辨證治療_醫學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