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鼓槌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鼓槌風,中醫病名。
- 癰疽引致肢体形似鼓槌者。見《瘍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腕癰,詳見該條。
- 指肢節酸痛,腫脹,形若鼓槌者,稱鼓槌風。見《解圍元藪》卷一。
- 見《外科證治準繩》卷四。即鶴膝風。詳見該條。
鼓槌風,又名腕癰。是指癰疽發於腕部,局部紅腫熱痛,並且出現如鼓槌狀的腫塊。其發病原因,多由於外傷、勞累、風寒濕邪侵襲等因素所致。臨床表現為腕部皮膚紅腫熱痛,局部有硬結,並且可出現跳痛、灼熱感等症狀。若不及時治療,病情可進一步發展,導致腕部關節僵硬、功能障礙。
鼓槌風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為主。可選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內服,或外用黃連膏、紫雲膏等外敷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,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加速炎症消退。
鼓槌風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外傷。
- 若出現腕部紅腫熱痛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