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骨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骨蒸,病名。

  1. 五蒸之一。發熱似自骨髓蒸蒸而出。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三:「骨髓中熱,稱為骨蒸。」《諸病源候論.虛勞骨蒸候》:「蒸病有五。一曰骨蒸,其根在腎,且起體涼,日晚即熱,煩躁,寢不能安,食無味,小便赤黃,忽忽煩亂,細喘無力,腰疼,兩足逆冷,手心常熱,蒸盛過傷,內則變為疳,食人五藏。」並常見有盜汗、遺精、夢交,或月經失調等證。由陰虛內熱所致,治宜養陰清熱,用秦艽鱉甲散、柴前梅連散等方。又為二十三蒸之一。《諸病源候論.虛勞骨蒸候》:「骨蒸,蓮子。」參見蒸病、五蒸、二十三蒸等條。
  2. 指癆瘵。《雜病廣要.骨蒸》:「骨蒸即後世所稱癆瘵是也。」詳癆瘵條。

骨蒸,是一種虛勞內熱的病證。其主要症狀是發熱,似自骨髓蒸蒸而出,常在午後或夜間發作,伴有盜汗、遺精、夢交等症。由於陰虛內熱,所以治療上宜養陰清熱,常用秦艽鱉甲散、柴前梅連散等方。

骨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虛勞內熱證,多見於年輕人,女性居多。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長期勞累、熬夜、過度疲勞等,導致陰虛內熱,虛火上蒸,從而出現骨蒸的症狀。

骨蒸的治療,主要是以養陰清熱為主,常用秦艽鱉甲散、柴前梅連散等方。此外,還可以配合使用一些中成藥,如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等。

骨蒸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熬夜、過度疲勞,同時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一些滋陰清熱的食物,如黑芝麻、蓮子、百合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