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骨折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骨折,是中醫病名。外傷或疾病所致之骨部分或完全折斷者。見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九。又名折骨、折傷、傷折、折瘍。多因外力、肌肉拉力或骨病所造成。

骨折通常可分為截斷、碎斷或斜斷。患處可有瘀血、腫痛、錯位、畸形、骨聲、軸心叩擊痛、異常活動及功能障礙等種種表現。如因骨本身患結核、骨髓炎及骨瘤等病變,每遇輕度外力碰撞而發生骨折的稱病理性骨折。

治療骨折,應根據傷情不同分別採用手法整復,或切開複位、夾縛固定等。內服藥物治療宜用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,可服七釐散、復元活血湯、雲南白藥等;外敷可選梔乳散。若腫消痛減後,治宜接骨續筋,內服正骨紫金丹、接骨丸、跌打丸等;外貼改用接骨膏。後期恢復時治宜培補肝腎,舒筋通絡,內服補腎壯筋湯、或舒筋活血湯、小活絡丹等;外用海桐皮湯、五加皮湯或損傷洗方外洗,同時配合按摩與功能鍛煉。

病理性骨折還應積極治療原發病,證治可參見附骨疽、附骨痰及骨瘤條。手法整復或手術切開整復可參見不同部位之單純骨折或複雜骨折。

【古籍原文】

骨折,外傷或疾病所致之骨部分或完全折斷者。見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九。又名折骨、折傷、傷折、折瘍。多因外力、肌肉拉力或骨病所造成。骨折通常可分為截斷、碎斷或斜斷。患處可有瘀血、腫痛、錯位、畸形、骨聲、軸心叩擊痛、異常活動及功能障礙等種種表現。如因骨本身患結核、骨髓炎及骨瘤等病變,每遇輕度外力碰撞而發生骨折的稱病理性骨折。治宜根據傷情不同分別採用手法整復,或切開複位、夾縛固定等。內服藥物治療宜用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,可服七釐散、復元活血湯、雲南白藥等;外敷可選梔乳散。若腫消痛減後,治宜接骨續筋,內服正骨紫金丹、接骨丸、跌打丸等;外貼改用接骨膏。後期恢復時治宜培補肝腎,舒筋通絡,內服補腎壯筋湯、或舒筋活血湯、小活絡丹等;外用海桐皮湯、五加皮湯或損傷洗方外洗,同時配合按摩與功能鍛煉。病理性骨折還應積極治療原發病,證治可參見附骨疽、附骨痰及骨瘤條。手法整復或手術切開整復可參見不同部位之單純骨折或複雜骨折。

【按語】

骨折是一種常見的外傷,多因外力作用使骨骼發生部分或完全斷裂,臨床上以局部疼痛、腫脹、瘀血、畸形、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。骨折的治療以手法整復、夾板固定、石膏外固定、牽引等為主,並配合中醫藥治療,以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、接骨續筋為主。

【方藥舉例】

七釐散:七釐散由七釐散、乳香、沒藥、冰片、川芎、當歸、白芷、甘草、黃酒等組成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骨折早期。

復元活血湯:復元活血湯由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、丹參、桃仁、紅花、乳香、沒藥、甘草等組成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可用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