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骨極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骨極
定義
骨極為中醫病證名,屬「六極」之一,指因虛勞過度或臟腑虧損,導致骨髓空虛、骨骼衰弱的危重病候。其病機多與腎氣衰敗、精髓枯竭相關,臨床表現以骨骼痿弱、疼痛及功能障礙為主,嚴重時可發展為「骨絕」。
病因病機
- 腎精虧虛:腎主骨生髓,若先天不足、房勞過度或久病耗傷,致腎精虧損,骨髓失養,則骨枯髓減。
- 虛勞內傷:長期勞倦、七情過極,或大病後氣血兩虛,累及腎陽與腎陰,使骨失溫煦濡養。
- 實熱蘊結:少數因邪熱內熾,灼傷陰液,骨髓燥涸,而見熱象壅盛之證。
臨床表現
- 虛寒證:腰背冷痛、屈伸不利、齒枯髮脫、面色黧黑、四肢不溫,甚則足痿難行。舌淡苔白,脈沉細弱。
- 實熱證:牙齦腫痛、頭腦脹痛、耳鳴如潮、面色晦暗、手足灼熱疼痛、二便不通。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辨證論治
-
虛寒證
- 治則:溫補腎陽,填精益髓。
- 方藥:
- 地黃煎(《千金要方》):以熟地黃、附子、肉桂等溫補下元。
- 麋角丸(《聖惠方》):重用麋角膠、鹿茸、肉蓯蓉等血肉有情之品,峻補精血。
-
實熱證
- 治則:清熱瀉火,滋陰通絡。
- 方藥:
- 三黃湯(《備急千金要方》):黃芩、黃連、大黃清熱解毒,佐以生地、玄參涼血滋陰。
- 若兼陰虛火旺,可合用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。
相關概念
- 六極:為氣、血、筋、脈、骨、肌六種虛損病證的總稱,骨極為其中之一。
- 骨絕:骨極之重症,見「齒黃落,十日死」(《脈經》),預後極差,屬腎氣竭絕之候。
古籍參考
- 《諸病源候論》:「骨極,令人酸削,齒苦痛,手足煩疼,不可以立,不欲行動。」
- 《聖濟總錄》:「腎主骨,骨極者,腎氣內衰,骨髓枯竭。」
骨極之證,需緊扣腎與骨髓之關係,辨明寒熱虛實,方能對證施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