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骨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骨疳,出《小兒藥證直訣》。即腎疳。詳該條。

骨疳,又名腎疳。是小兒腎臟虛損所致的一種疾病。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幼兒,以男孩多見。主要表現為骨骼疼痛、囟門閉合延遲、生長發育遲緩、面色萎黃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尿頻、尿少、夜尿多等症狀。

病因

  1. 先天稟賦不足:父母體質虛弱,遺傳給孩子先天不足,是導致小兒骨疳的重要原因。
  2. 後天失養:小兒飲食不當,偏食挑食,營養不良,或因患病久治不愈,體質虛弱,均可導致小兒骨疳。
  3. 感受外邪:小兒抵抗力弱,如受寒、受熱、受濕、受風等,均可導致小兒骨疳。
  4. 情志不遂:小兒情志不暢,如哭鬧過度、驚恐過度、憂思過度等,均可導致小兒骨疳。

臨床表現

小兒骨疳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骨骼疼痛:是小兒骨疳最常見的症狀。疼痛部位多見於四肢、脊柱、胸骨、肋骨等處。疼痛性質多為隱痛、鈍痛,可伴有局部腫脹、壓痛。
  2. 囟門閉合延遲:小兒骨疳患者的囟門閉合時間較正常兒童延遲。
  3. 生長發育遲緩:小兒骨疳患者的身高、體重增長速度較正常兒童緩慢。
  4. 面色萎黃:小兒骨疳患者的面色萎黃,缺乏光澤。
  5. 食欲不振:小兒骨疳患者的食欲不振,常常吃不下飯。
  6. 大便溏薄:小兒骨疳患者的大便溏薄,不成形。
  7. 尿頻、尿少、夜尿多:小兒骨疳患者的尿頻、尿少、夜尿多。

診斷

小兒骨疳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,結合輔助檢查進行。

輔助檢查

  1. 血常規檢查:小兒骨疳患者的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。
  2. 尿常規檢查:小兒骨疳患者的尿常規檢查可見尿蛋白、尿糖陽性。
  3. X線檢查:小兒骨疳患者的X線檢查可見骨骼有不同程度的變形、骨質疏鬆、骨膜增生等。

治療

小兒骨疳的治療以扶正固本、補腎填精為主。可選用中藥內服、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。

  1. 中藥內服:常用中藥有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丸、金匱腎氣丸等。
  2. 針灸:常用穴位有腎俞穴、命門穴、太溪穴、足三里穴等。
  3. 推拿:常用手法有捏脊、按摩、拔罐等。

預防

小兒骨疳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孕期及產後注意營養,保證充足的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。
  2. 小兒出生後要及時接種疫苗,預防感染。
  3. 小兒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、受熱、受濕、受風等。
  4. 小兒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不偏食挑食,不暴飲暴食,不熬夜。
  5. 一旦發現小兒有骨疳的症狀,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