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骨槽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骨槽癰

骨槽癰,又稱骨槽風或牙疔,是一種口腔疾病,主要由風熱上壅陽明導致耳下漫腫、牙關脹痛的病症。

發病原因

  • 風熱上壅:風熱邪氣侵犯陽明經脈,使氣血不通、經絡阻滯,進而引起骨槽癰。
  • 牙齒損傷:牙齒受損,細菌侵入引發牙齦發炎,形成骨槽癰。
  • 其他因素:例如過度勞累、情志困憂、飲食不節,亦可導致骨槽癰的發生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耳下漫腫:耳下腫脹,局部皮膚紅腫,疼痛明顯,可能向下頜、面頰、頸部擴散。
  • 牙關脹痛:牙關腫痛,張口受限,可能伴隨全身症狀如發熱、寒顫、頭痛、肢體疼痛、口渴和便祕。
  • 膿汁流出:若骨槽癰破潰,可能有膿汁流出。

治療方法

骨槽癰的治療主要針對疏風清熱、解毒消腫。藥物治療方面,可選用消風散合瀉心湯、犀角地黃湯、牛黃清心丸等中成藥。此外,針灸、拔罐和刺絡放血等外治方法也可應用於治療。

預防措施

  • 注意口腔衛生,飯後漱口,早晚刷牙,保持口腔清潔。
  •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,以免刺激牙齦,引起牙齦發炎。
  •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,以免耗損氣血,降低抵抗力,易患骨槽癰。
  •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志困憂,以免肝氣鬱結,導致氣血不通,進而引發骨槽癰。

骨槽癰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,若不及時治療,可能產生嚴重後果。因此,骨槽癰的預防和治療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