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骨槽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骨槽疽,中醫病名。膝、踝關節部位之疽病。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三:「骨槽疽生於膝蓋上,並腳踝上腕,其痛時如刀割,其癢如蟲鑽。」相當於該關節部位之結核病。證治可參見附骨疽條。
骨槽疽是一種發生於膝、踝關節部位的化膿性疾病,其特點是疼痛劇烈,如刀割;奇癢難忍,如蟲鑽。由於病變部位多為骨質疏鬆,骨質脆弱,所以患者常常會出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活動受限等症狀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病情可能會進一步加重,甚至導致關節畸形、功能喪失。
中醫認為,骨槽疽的發病原因主要與患者的體質、外部環境因素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有關。體質虛弱、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此病。此外,長期受寒、潮濕侵襲,或不注意局部衛生,也容易導致骨槽疽的發生。
骨槽疽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內服藥物、外用藥物以及手術治療。內服藥物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為主,常用藥物有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等。外用藥物以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為主,常用藥物有紅花、當歸、川芎、乳香、沒藥等。手術治療主要適用於病情嚴重、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。
骨槽疽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,勤洗澡、勤換衣。
- 避免受寒、潮濕侵襲。
-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- 注意飲食營養,多吃蔬菜水果。
-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戒菸戒酒。
如果出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活動受限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