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骨痹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骨痹,病名。
1.風寒濕邪內搏於骨所致骨節疼痛,肢体沉重之證。多因骨髓空虛,致邪氣乘隙侵襲。《素問.長刺節論》:「病在骨,骨重不可舉,骨髓酸痛,寒氣至,名曰骨痹。」證見骨節疼痛,四肢沉重難舉,有麻冷感。治宜補腎祛邪,用安腎丸、附子獨活湯等方。
2.指腎痹。《症因脈治》卷三:「腎痹之症,即骨痹也。」詳腎痹條。
3.指寒痹、痛痹。《醫宗必讀.痹》:「骨痹即寒痹、痛痹也。」其證痛苦切心,四肢攣急,關節浮腫。參見寒痹、痛痹條。
骨痹是一種骨骼疾病,多由風寒濕邪侵襲人體,導致骨髓空虛,氣血運行不暢,從而引起骨骼疼痛、麻木、沉重等症狀。
骨痹的治療方法,主要以補腎祛邪、活血通絡為主。可以使用安腎丸、附子獨活湯等中藥方劑進行治療。
如果患者出現了嚴重的骨痹症狀,可以通過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中醫外治方法進行治療。
骨痹的預防方法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1.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的食物,以增強體質。
2.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3.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4.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波動。
5.如果出現了骨痹症狀,要及早到醫院進行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