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辜大安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辜大安(清代醫家)

生平與學術背景
辜大安,字崇山,四川簡州(今簡陽)人,為清代中醫學家。少時聰穎,博通經史,後轉習醫術,潛心鑽研《黃帝內經》、《難經》等經典,尤精於《傷寒論》之奧義。其臨證思路靈活,不拘泥於時俗,善於結合針灸與方藥,療效顯著,在當時醫林中獨樹一幟。

學術特色

  1. 辨證重體質
    辜氏極重視患者體質差異,主張「因人施治」。他在溫病治療中提出:「溫病用涼藥,癒者十之八九;用涼藥佐熱藥,癒者十之二三。」此論點反映其對臟腑陰陽偏勝、氣稟虛實不同的深刻觀察,與《內經》「同病異治」思想相契合,亦呼應後世「辨質論治」之發展。
  2. 傷寒與溫病之融通
    清代溫病學說興盛,辜氏雖深研《傷寒論》,卻不拘守經方,能結合溫病理論,靈活化裁。其用藥注重寒熱調配,如涼藥佐熱藥之法,體現「寒溫並用」的辨證思維,避免過伐陽氣或助長邪熱。
  3. 針藥並用
    辜氏擅長針灸,認為針灸可通調經絡氣血,與內服藥相輔相成。其臨床可能結合《靈樞》針法理論,針對急症或經絡閉阻者,先以針灸疏瀉,再以方藥調理,提升療效。

著作與貢獻
辜氏著有《壽世金丹》、《身驗良方》、《醫方歌括》各一卷。

  • 《壽世金丹》:或為養生與臨證經驗集,可能涉及藥性配伍與長壽之道。
  • 《身驗良方》:強調「身驗」二字,推測收錄其臨床驗方,注重實效性。
  • 《醫方歌括》:以歌訣形式歸納方劑,便於傳誦,承襲清代醫家普及醫學之風。

學術影響
辜大安的體質論治觀點,與清代醫家如葉天士「辨體質用藥」、徐靈胎「元氣存亡論」互有呼應,展現中醫「整體觀」與「個體化」治療的核心思想。其融合傷寒與溫病、針藥並用的特色,對四川地域醫學的發展亦有一定影響。

(按:辜氏著作流傳不廣,部分內容或散佚,後世研究多依地方志及醫史文獻推考其學術脈絡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