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姑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姑洗

姑洗為中國古代樂律「六律」之一,屬六陽律中的第三律。六律分陰陽,陽律稱「六律」,陰律稱「六呂」,合稱「十二律呂」。姑洗對應農曆三月,時值春末夏初,萬物生發旺盛,其音清亮和暢,象徵陽氣漸盛、生機蓬勃之態。

在中醫學中,律呂理論與陰陽五行、臟腑氣血密切相關。姑洗所應時節,人體肝氣當令,與春生之氣相應。肝主疏泄,喜條達而惡抑鬱,此時養生宜順應自然,調暢情志,使氣血調和。古醫家亦將十二律呂與經脈流注相聯,姑洗之律或與特定經氣運行相應,然此說多見於古典醫籍,今已少用。

從五運六氣論之,姑洗所處時段,風木之氣漸轉炎火,氣候由溫轉熱。人體易因風熱之邪侵擾,出現頭目眩暈、咽乾口燥等症,故調養當注重清熱疏風,兼以柔肝滋陰。歷代醫家或有以樂律配藥性、針灸之法,然此類理論今多為學術探討,臨床應用較少。

姑洗作為傳統文化與中醫理論的交融概念,體現了古人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,其內涵不僅限於音律,更延伸至時令養生與臟象理論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