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貢一帆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貢一帆

貢一帆,清代著名醫家,生卒年不詳,江陰(今屬江蘇)人,為當時鄉邑名醫,以精湛醫術聞名。其臨證經驗豐富,尤擅治療胸痺證,曾運用《金匱要略》名方「栝樓薤白半夏湯」成功治愈患者,展現其對仲景學說的深刻理解與靈活化裁能力。

學術貢獻與醫案特色

貢一帆的醫案被收錄於姜成之所輯《龍砂八家醫案》中,其中《方案》(全名《貢一帆先生方案》)為其代表著作,內容涵蓋內科雜病診治,反映其辨證精準、用藥簡練的風格。其治療胸痺證時,遵循張仲景「陽微陰弦」病機理論,注重溫通胸陽、化痰散結,善用栝樓實寬胸散結,薤白通陽行氣,半夏化痰降逆,體現中醫「通補兼施」的治療原則。

中醫理論背景

胸痺證屬中醫「心痛」「胸悶」範疇,與現代醫學冠心病、心絞痛等相關。貢一帆所選「栝樓薤白半夏湯」出自《金匱要略·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》,為治療痰濁壅塞、胸陽不振之經典方劑。其組方體現中醫「異病同治」思想,凡符合痰瘀互結、陽氣不通者,皆可加減應用。貢氏活用此方,可能結合患者體質佐以活血(如丹參、川芎)或益氣(如黃耆、黨參)之品,展現辨證靈活性。

歷史地位

貢一帆與龍砂醫家群體共同承襲了江南醫派重視經典、強調臨證實效的傳統,其醫案為清代中醫地域性流派研究提供重要文獻。其對胸痺證的治療思路,至今對中醫心血管病臨床仍有參考價值,彰顯中醫方劑學「以方測證」的診療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