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龔廷賢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龔廷賢(約16世紀),字子才,號雲林、悟真子,明代著名醫家,江西金溪人。其父龔信曾任太醫院醫官,龔廷賢自幼承襲家學,潛心鑽研醫道,深得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之奧旨,並融會金元四大家學說,臨證靈活,不拘古法,以療效卓著聞名於世。
醫學成就與臨證特色
龔廷賢主張「良醫濟世,功同良相」,強調醫者須博通經典,兼採眾長。其臨證善於辨證施治,尤擅內科、婦科及兒科,曾因治癒魯藩元妃之疾,獲薦入太醫院任職。其著作涵蓋理論、方藥、臨床各科,內容豐富,對後世影響深遠。
主要學術貢獻
- 《壽世保元》(1615年):全書十卷,系統總結內科雜病、婦科、兒科等證治,強調「保元固本」,重視脾胃調養與氣血平衡,收錄大量實用方劑,如「八珍湯」、「補中益氣湯」等,至今仍為中醫臨床常用。
- 《萬病回春》(1587年):以「回春」為名,闡述各科疾病治法,注重辨證與方藥配伍,書中記載的「清上蠲痛湯」等方,對頭痛、眩暈等症療效顯著。
- 《小兒推拿秘旨》(1604年):專論小兒推拿療法,詳述穴位與手法,為明代重要的兒科推拿專著,奠定小兒外治法的理論基礎。
- 《藥性歌括四百味》:以歌訣形式歸納常用中藥性味功效,便於初學者誦記,流傳極廣。
- 《雲林神彀》(1591年):收錄外科、眼科驗方,反映其在外治與專科疾病上的獨到見解。
家學傳承與影響
龔廷賢之子龔守國、龔守寧,其侄龔懋官及門人吳濟民皆繼承其術,延續家學。其著作不僅在明代廣為傳播,更遠及朝鮮、日本,對東亞漢醫學發展貢獻卓著。
龔氏醫術兼備理論與實用,融合百家之長,尤重臨證經驗的總結,其方書至今仍為中醫研習者重要參考,堪稱明代中醫集大成者之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