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龔居中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龔居中(生卒年不詳),字應園,號如虛子,明代江西金溪人,為中醫史上重要的臨床醫家,精通內、外、婦、兒諸科,尤擅肺癆(癆瘵)及外科疾患之治療。其著作以實用性著稱,對後世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影響深遠。

學術成就與著作

  1. 《痰火點雪》(又名《紅爐點雪》)
    此書凡四卷,成於1630年,為中醫肺癆病專論之重要文獻。書中系統闡述「痰火」致病機理,認為肺癆多因陰虛火旺、痰瘀互結所致,提出「滋陰降火、化痰散結」之法,並詳列方藥如清骨散、百合固金湯等加減運用。此外,強調調攝心神、節欲保精對癆瘵調養之關鍵作用,反映明代醫家對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重視。
  2. 外科系列著作

    • 《外科活人定本》:四卷,注重外科證治的規範化,強調辨癰疽陰陽虛實,載有托裡消毒散等方,並詳述刀針手法與外敷藥配伍。
    • 《外科百效全書》:彙整明代以前外科經驗,收載瘡瘍、疔瘡、跌打損傷等治法,尤重解毒活血之法的臨床應用。
  3. 婦幼科專著

    • 《女科百效全書》:論述經帶胎產諸疾,重視肝脾失調與氣血關係,方藥兼顧疏肝健脾、養血調經。
    • 《幼科百效全書》《小兒痘疹醫鏡》:針對小兒麻痘驚疳,提出「稚陰稚陽」體質調護原則,並載錄痘疹分期論治要訣。
  4. 養生著作《萬壽丹書》
    融合道家養生思想與醫學理論,提倡導引、服食與藥餌並用,反映明代醫家對預防醫學的關注。

臨床特色與影響

龔氏學術思想承襲金元醫家朱丹溪「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」之說,於肺癆治療中善用滋陰降火,並結合外科實證經驗,展現內外兼治的整體觀。其著作語言簡練,方證對應明確,對清代溫病學派及外科發展均有啟發,部分方劑至今仍見於臨床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