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耿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耿肱
耿肱為宋代醫家,生平履貫不詳,然其醫學著作《養生真訣》一卷曾見載於史籍,惜已亡佚,未能流傳後世。宋代中醫發展蓬勃,醫家多注重養生理論與臨床實踐之結合,耿肱所撰《養生真訣》或屬此類著作,內容可能涉及調攝心神、導引吐納、藥食同源等傳統養生之法,反映當時中醫對預防醫學與延年益壽之重視。
中醫養生學強調「天人相應」與「陰陽平衡」,其理論核心源自《黃帝內經》,主張順應四時、調和氣血以維繫健康。宋代醫家常融合道家思想與醫學理論,發展出諸如導引、服氣、存神等養生技術。耿肱之著作雖佚,然據其書名推測,或與此類傳統養生術相關,可能記載呼吸調息、穴位按摩、飲食宜忌等具體方法,體現中醫「治未病」之理念。
此外,宋代方書盛行,醫家多兼通藥性與針灸,耿肱亦可能於書中論及藥膳配伍或經絡保健之法。例如,結合「四氣五味」理論,闡明如何透過日常飲食調理臟腑;或援引「子午流注」學說,說明氣血運行與時辰之關係。此類內容皆屬中醫養生文化之精粹,雖耿肱原著不存,然其學術脈絡仍可窺見一斑。
綜觀之,耿肱作為宋代醫家,其著作雖佚,然透過當時醫學背景與養生思想,可推測其學術貢獻或聚焦於身心調攝與疾病預防,反映中醫「形神共養」之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