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艮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艮廓

艮廓為中醫眼科八廓理論中的名稱之一,八廓學說以八卦方位劃分眼部區域,並與臟腑經絡相應。艮廓位於東北方,對應八卦中的「艮」卦,其生理功能與上焦及命門關係密切,臨床上常用於辨證分析與治療。

艮廓的生理基礎

  1. 與上焦的聯繫
    艮廓絡通上焦,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指出:「艮位東北,絡通上焦之府。」上焦主司呼吸與氣機宣發,若艮廓出現異常,可能反映上焦氣機不暢,如胸悶、咳嗽等症狀。
  2. 與命門的配屬
    艮廓臟配命門,命門為先天之本,蘊藏元陰元陽,與三焦氣化功能相關。命門之火溫煦上焦,協調陰陽,若命門虛衰,可能影響艮廓所主的眼部氣血運行。
  3. 會陰廓的涵義
    艮廓又稱「會陰廓」,因其匯聚諸陰之氣,分輸百脈。《審視瑤函》提及,艮廓與陰分相關,若陰液不足或氣血瘀滯,可能表現為眼乾、視物昏矇等症狀。

臨床意義

艮廓的異常變化可作為辨證依據,常見以下幾類證候:

  • 上焦熱盛:艮廓血絡充盈,可能伴隨目赤、咽喉腫痛。
  • 命門火衰:艮廓色澤晦暗,多見畏光、視力減退,或兼腰膝酸冷。
  • 氣滯血瘀:艮廓區域出現細小瘀斑,可能反映上焦氣機鬱滯,如胸脅脹滿。

與其他廓位的關係

艮廓與「山廓」(即巽廓)同屬八廓系統,但山廓主風,與肝膽相關;艮廓則重氣血與陰陽調和。二者在辨證時需結合整體脈證,例如肝鬱化火可能同時影響山廓與艮廓。

總結

艮廓作為八廓之一,其理論融合了經絡、臟腑及陰陽學說,尤其強調上焦與命門的生理病理影響。臨床診察時,需觀察艮廓的色澤、形態及血絡變化,綜合分析以指導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