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隔韭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隔韭灸,中醫名詞,是一種間接灸法。《瘍醫大全》中記載:「瘡毒潰後,風寒侵襲,作腫痛者,用韭菜搗成餅,放患上,艾圓灸之,使熱氣入內。」

隔韭灸是將韭菜搗成餅,放在患處,然後用艾條灸烤,使熱氣通過韭菜進入患處,達到治療的目的。隔韭灸具有溫經散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適用於瘡毒潰後,風寒侵襲,引起的腫痛等症狀。

隔韭灸的操作方法如下:

  1. 取新鮮韭菜,洗淨,切碎,搗成糊狀。
  2. 將韭菜糊敷在患處,厚度約1-2厘米。
  3. 用艾條點燃,熏烤韭菜糊,每次灸10-15分鐘,每日灸1-2次。

隔韭灸具有以下幾個優點:

  1. 操作簡單,易於掌握。
  2. 安全性高,副作用小。
  3. 療效顯著,見效快。

隔韭灸是一種簡單、安全、有效的治療方法,值得推薦。

以下是隔韭灸的相關文獻:

  • 《瘍醫大全》:「瘡毒潰後,風寒侵襲,作腫痛者,用韭菜搗成餅,放患上,艾圓灸之,使熱氣入內。」
  • 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:「隔韭灸,治瘡毒潰後,風寒侵襲,作腫痛者,用韭菜搗成餅,放患上,艾圓灸之,使熱氣入內。」
  • 《中醫學大辭典》:「隔韭灸,一種間接灸法。用韭菜搗成餅,放在患處,然後用艾條灸烤,使熱氣通過韭菜進入患處,達到治療的目的。具有溫經散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適用於瘡毒潰後,風寒侵襲,引起的腫痛等症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