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葛玄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葛玄(164-244年),字孝先,丹陽句容(今屬江蘇)人,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著名養生家、煉丹方士,道教靈寶派重要代表人物,被後世尊稱為「葛仙公」或「太極左仙公」。其生平與中醫藥學、丹道養生密切相關,對道教醫學與丹術發展影響深遠。

師承與丹道傳承

葛玄早年慕長生之術,師從東漢方士左慈,得授《太清丹經》、《九鼎丹經》、《金液丹經》等丹道秘典。其丹術融合外丹煉製與內修養生,強調「金液還丹」之法,認為丹藥可助人延年益壽、超凡入聖。後傳術於弟子鄭隱,再傳至其從孫葛洪(《抱朴子》作者),形成葛氏道脈,奠定道教丹鼎派理論基礎。

著作與醫道貢獻

葛玄著述多涉丹方與養生秘術,相傳撰有《浮黎鼻祖金華秘訣》一卷(收錄於《道藏精華錄》),內容涵蓋金丹煉製、導引吐納及藥餌調養。其丹方雖以修仙為目的,但部分藥材(如朱砂、雄黃、雲母等)亦見於傳統中醫外用方劑,反映早期道教醫學與中藥學的交融。

中醫養生理論

葛玄承襲《黃帝內經》「治未病」思想,提倡「服氣辟穀」、「導引按蹻」等養生法,主張透過調息、存神、服食丹藥以平衡陰陽、疏通經絡。其術與中醫「精氣神」理論相合,尤其重視「煉精化氣」的內修實踐,對後世氣功療法與道家醫學影響甚鉅。

後世尊崇

葛玄因丹道與醫術成就,歷代受朝廷敕封:北宋崇寧三年(1104年)封「衝應真人」,南宋淳祐三年(1243年)加封「衝應孚佑真君」。其形象亦常見於道教齋醮科儀與醫藥神祇信仰,象徵道教醫學中「醫道同源」的特質。

學術定位

葛玄之學橫跨道教丹術與中醫養生,其理論雖以宗教修證為核心,但部分方法(如導引、藥餌)被後世醫家吸納,成為傳統中醫預防醫學與康復技術的組成部分。研究葛玄丹道,可窺見漢晉時期方士對人體生命探索的獨特視角,以及中醫與道教文化的互動脈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