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葛林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葛林
葛林,字茂林,明代著名兒科醫家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其精研兒科證治,醫術精湛,聲名遠播,成化年間(1465-1487年)獲徵入太醫院,後晉升為太醫院院判。葛林臨證重視四診合參,尤擅望診、聞診與切脈,能精準判斷病機與預後,並善於配伍方劑,療效顯著,深受當時醫界推崇。
葛林於兒科領域造詣深厚,深諳小兒生理病理特點。中醫認為,小兒為「純陽之體」,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,易受外邪侵襲,且病情變化迅速。葛林臨證注重辨別小兒外感與內傷,強調調理脾胃為要,因小兒「脾常不足」,易因飲食不節或外感而致運化失常,引發積滯、泄瀉等症。其治法多遵循「輕清透達」原則,用藥講究柔和,避免峻烈之品損傷正氣。
葛林曾撰《杏塢秘訣》一卷,內容應涉及兒科診治心法與經驗方藥,惜已散佚,未能流傳後世。然據其太醫院任職背景推測,其學術思想可能融合了宮廷醫學與民間療法的精華,尤其重視辨證與方劑的靈活運用。明代兒科醫家多受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影響,葛林或亦承襲其學,並結合臨床實踐加以發揮。
葛林享年八十八歲,可見其不僅醫術高超,亦深諳養生之道。其生平事蹟反映了明代兒科醫學的發展水準,對後世中醫兒科學有一定啟發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