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葛洪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葛洪(283-343年)
生平與背景
葛洪,字稚川,號抱樸子,東晉時期著名醫學家、煉丹術家及道教理論家,生於丹陽句容(今屬江蘇)。出身世家,十三歲喪父後家道中落,然勤學不輟,常「帶經而農,攜史而樵」,學問早熟。其學術淵源可追溯至從祖葛玄之弟子鄭隱,得其煉丹術真傳。太安二年(303年)參與鎮壓石冰起義有功,獲封關內侯。後赴廣州師事南海太守鮑玄,習醫術與煉丹之法,並娶鮑玄之女鮑姑為妻。晚年為求丹砂赴交趾,任勾漏令,最終隱居羅浮山專心煉丹,終老於此。
醫學貢獻
《肘後救卒方》
葛洪所著《肘後救卒方》三卷(後經陶弘景補闕為《補闕肘後百一方》,金代楊用道增補為《附廣肘後方》),乃中國早期急救醫學專著,其特色包括:
- 簡便廉效:精選價廉易得之藥物,如常用艾葉、生薑等尋常草木
- 針灸並重:提倡針灸與藥物結合治療,尤其重視灸法在急症中的應用
- 疾病記載:首度詳細描述沙蝨病(恙蟲病)、天花等傳染病症狀
- 外科技術:記載竹片夾板固定骨折、食道異物取出術等創新療法
- 免疫思想:提出用狂犬腦髓外敷傷口防治狂犬病,暗合現代免疫學原理
《玉函方》(《金匱藥方》)
此百卷巨著系統分類各種疾病,建立較完整的臨床醫學體系,其特點:
- 按病證分類編排,避免雜亂
- 融合道家養生理論與臨床實踐
- 包含大量驗方及民間療法
煉丹術與藥物學
葛洪在《抱樸子》內篇中詳述煉丹術,其貢獻包括:
- 化學成就:記載「金丹」、「黃白」、「仙藥」等篇,涉及化合、分解、置換等化學反應
- 藥物提煉:發展多種礦物藥製備技術,如昇華結晶法等
- 藥理探索:系統研究水銀、硫磺等礦物藥的醫療用途
學術思想
葛洪主張「儒道雙修」,其思想體系呈現以下特點:
- 內外兼治:以神仙養生為內學,儒術應世為外學
- 醫道合一:將道教修煉理論與醫學實踐相結合
- 重視預防:強調「治未病」觀念,發展導引、服氣等養生法
臨床特色
葛洪醫學實踐具有鮮明特徵:
- 急症處理:發展出系統的急救方案
- 簡便驗方:如用蔥管導尿、大豆解附子毒等
- 地域醫學:針對南方瘴癘之氣提出防治對策
- 方劑創新:創製多首簡效方劑,如「蔥豉湯」等
葛洪的醫學成就對後世影響深遠,尤其在急症處理、傳染病認識及簡便療法方面開創先河,其著作成為研究晉代醫學與道教醫學的重要文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