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病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病兒,中醫名詞,有兩個解釋:

  1. 病名。即惡阻。《證治要訣》:「胎前惡阻,俗謂之病兒。」
  2. 兒童患病之稱。

病兒(1)

病兒,病名。即惡阻。《證治要訣》:「胎前惡阻,俗謂之病兒。」

惡阻,又稱作妊娠惡阻、孕吐、害喜、害胎、妊娠嘔吐。是指孕婦在懷孕早期出現的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惡阻的發生率約為50%,多在妊娠4-6周開始,7-8周達高峰,12周後逐漸減輕或消失。惡阻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,可能與孕婦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、胃腸道功能的改變、心理因素等有關。

惡阻的症狀主要包括噁心、嘔吐、食欲不振、頭暈、乏力、腹脹、便秘等。嚴重者可出現脫水、電解質紊亂、低血糖等。

惡阻的治療以對症治療為主。可給予孕婦少量、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並鼓勵孕婦多喝水。必要時可給予止吐藥物。

病兒(2)

病兒,兒童患病之稱。《醫學入門》:「病兒,小兒之病也。」

兒童的健康問題與成人有很大不同。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,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。因此,兒童更容易感染各種疾病。此外,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發育也較為不成熟,對疾病的耐受力較差。因此,兒童患病後,往往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症狀。

兒童患病後,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在治療過程中,家長應配合醫生,做好護理工作。此外,家長還應注意預防兒童生病,如給孩子做好保暖工作,避免孩子接觸不潔的物品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