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膏藥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膏藥是中醫外治藥物劑型之一,古稱薄貼。唐代李綽《尚書故實》記載:「虞元公鎮南海,疽發於鬢,相國姬遂取膏藥貼於瘡上,數日平復。」
膏藥的具體製作方法是:根據不同病情,選用相應藥物,浸於植物油內,浸泡一定時間,入鍋煎熬,等藥物枯黑後去渣,再熬,至滴水成珠時再按油之比例(視當時不同季節)加入適量的鉛丹,拌勻,將鍋離火(或先離火後放丹)。候藥凝厚如膏,切成大塊,投放於冷水中去火毒。待用時加熱熔化,攤於布片或厚紙或薄油紙片上,貼於患處體表皮膚即可。
臨床上,膏藥有內治和外治兩種用法。內治時,將膏藥研末,加適量黃酒或醋調成糊狀,敷於穴位或患處,外用時,將膏藥直接貼於患處。
膏藥具有消腫止痛、活血化瘀、祛風散寒、清熱解毒等作用,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關節疼痛、骨折、傷筋、跌打損傷、癰腫疔瘡、皮膚瘙癢等症。
膏藥的種類很多,根據其主要功效,可分為祛風濕膏藥、活血化瘀膏藥、清熱解毒膏藥等。常見的膏藥有萬應膏、接骨膏、太乙膏、獨角蓮膏、陽和解凝膏、沖和膏等。
在使用膏藥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
- 膏藥應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膏藥,不可隨意使用。
- 膏藥應貼於患處,不可貼於皮膚破損處。
- 膏藥使用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不超過7天。
- 使用膏藥後,如有皮膚紅腫、瘙癢等不適,應立即停止使用。
膏藥是一種中醫外治藥物,具有消腫止痛、活血化瘀、祛風散寒、清熱解毒等作用,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關節疼痛、骨折、傷筋、跌打損傷、癰腫疔瘡、皮膚瘙癢等症。在使用膏藥時,應注意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膏藥,並遵醫囑使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