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鬲偏枯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鬲偏枯

鬲偏枯,病名。鬲,否鬲之意。因氣血俱病,否鬲不通,而致半身不遂。

《素問.大奇論》:「胃脈沉鼓澀,胃外鼓大,心脈小堅急,皆鬲偏枯。」

《類經.脈色類》:「胃氣既傷,血脈又病,故上下否鬲,半身偏枯也。」

鬲偏枯的病因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氣血虧虛: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,氣血虧虛會導致臟腑功能失調,從而引起鬲偏枯。
  2. 痰濕阻滯:痰濕是人體代謝產物,如果痰濕過多,會阻礙氣血運行,從而引起鬲偏枯。
  3. 瘀血阻滯:瘀血是血液在體內凝聚而成,如果瘀血過多,會阻礙氣血運行,從而引起鬲偏枯。
  4. 風寒濕邪:風寒濕邪是外邪的一種,如果侵入人體,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從而引起鬲偏枯。

鬲偏枯的症狀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半身不遂:半身不遂是鬲偏枯最主要的症狀,表現為一側肢體無力或癱瘓。
  2. 麻木疼痛:半身不遂的部位,往往會出現麻木、疼痛等症狀。
  3. 肌肉萎縮:如果鬲偏枯的時間比較長,半身不遂的部位,往往會出現肌肉萎縮。
  4. 其他症狀:鬲偏枯的患者,還可能出現頭暈、耳鳴、視物模糊、失眠多夢、健忘等症狀。

鬲偏枯的治療,主要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有黃芪、當歸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。此外,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治療方法,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。

鬲偏枯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注意飲食和作息。
  2. 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  3. 避免受寒受濕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波動。

鬲偏枯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半身不遂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半身不遂的症狀,一定要及时就醫,以免耽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