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高明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高明

在中醫學典籍中,「高明」一詞首見於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,原文記載:「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曛。」此處「高明」用以描述少陰之氣運行的特定狀態,意指陽氣熾盛、光明燦然之象,猶如火焰升騰、光輝照耀。

從中醫理論分析,「高明」與陰陽氣機的變化密切相關。少陰屬心腎,主水火既濟,其氣若過盛或失調,可能表現為陽氣外浮、火熱上炎之候。《內經》以此形容自然界氣候的極端現象,亦隱喻人體內陽氣亢盛時的病理表現,如面赤、煩熱、目眩等症。

在五運六氣學說中,「高明焰」對應少陰君火當令之年的氣候特徵,此時火氣盛行,易影響人體心肺系統。若逢此運氣,醫家需注意調理心火與肺金之平衡,防止火克金而致咳喘、咽痛等疾。

此外,「高明」在中醫文獻中亦暗含「上焦」之意,因火性炎上,故多指頭面、胸膈部位的熱象。臨床上,若見舌紅苔黃、脈洪數等陽明熱盛之證,可視為「高明」之象的具體體現,治法當以清熱瀉火為主,如黃連、石膏等藥皆可斟酌選用。

綜觀之,「高明」一詞於中醫理論中兼具自然氣候與生理病理的雙重意涵,既反映天地陰陽之變,亦提示人體氣機之常與變,為理解少陰病機及火熱證候的重要概念。